34年前,鄧小平在提出改革並完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任務時說,這個任務“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們有責任為它的完成奠定鞏固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方向”。
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奠定鞏固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方向”,作出了開創性的重要貢獻。
立足國情:為制度建設確立方向
對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重要性,鄧小平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第三次復出后,他強調:“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解決不了,經濟工作和各項工作都不可能有效地前進。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關系到社會主義能否贏得對資本主義的比較優勢。
鄧小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規劃了具體目標,概括起來就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並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鄧小平認為,這是檢驗黨和國家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