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廳局級進修班(第74期)課題組
2020年07月22日09:1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家風問題,就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了家風建設新的時代內涵,對於加強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家風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歸納起來,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突出基礎性,家庭的作用不可替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傳遞文化、涵養品性的重要場所,更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與行為習慣養成的第一所學校。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家庭、家教、家風的熏陶。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的作用,他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二)突出傳承性,家風在潛移默化中代代相傳。一個家庭能否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在於這個家庭具有什麼樣的家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不管是諸葛亮誡子格言、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古代家訓、家規、家教,還是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和新時代無數家庭展現出的家國情懷,都反映出家風家教對一個家庭興旺傳承、對一個國家繁榮興盛的重要意義。
(三)突出關聯性,以好家風涵養領導干部的好作風和社會的好風氣。對一個家庭來說,家風反映的是一個家庭的生活准則、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對整個社會來說,以家風為主的家庭倫理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處於基礎地位的部分,家風正則民風淳社風清,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體現。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
(四)突出政治性,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一定程度上是黨內政治生活狀況在家庭的直觀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家風建設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將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納入了黨規黨紀的管理范疇,黨內法規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紀律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領導干部不僅要自身過得硬,還要管好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履行好自己負責領域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堅決同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斗爭。”
概而言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家庭觀,凝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家訓、家規、家教、家風的智慧,弘揚了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不僅為廣大家庭的家風家教提供了重要遵循,也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是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加強家風建設的行動指南。
二、堅持用系統思維推進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
用系統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鮮明特征,也是黨員領導干部加強家風建設的科學方法。
(一)在“家庭—家教—家風”的有機統一中推進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都是在“家庭—家教—家風”的有機統一中來闡述的。他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三個注重”,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具體來說,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家庭是家風建設的基礎。家庭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基本單位,是個人思想、行為的根源,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不僅是國家經濟文化的基石,也是國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家是最小國,家是國的具體微縮﹔國是千萬家,國是家的宏觀展現,國家的建設必須以家庭建設為基礎。同樣,家庭的社會地位和內在功能決定了其在家風建設中起著無可替代的基礎作用。第二,家教是家風建設的載體。家教,指的是家庭教育或者說是家庭教養,是在家庭功能的基礎上,旨在建設家庭成員所期盼的家風而進行的教育教養活動。立家身正、治家從嚴是傳統家風建設的有效方式,教育內容主要是重視對后輩子孫的道德倫理、克己修身、為官從政教育。優良家風正是依靠這些家訓、家規、家教而發揚光大、傳之久遠。第三,家風是建立在家庭內在功能和家教活動之上的精神風貌。古人講,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風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彰顯的是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風貌、道德操守和文化氣質,體現的是家庭成員待人接物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以及行為規范,具有內在的文化內涵和厚重底蘊。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講,良好的家風,既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又是防腐拒貪的無形“防火牆”,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拿出有力有效的措施推進家風建設。
因此,一方面要建設好家庭。領導干部要自覺承擔家庭責任,真誠關心關愛每一位家庭成員,教育家庭成員把愛家和愛國、小我和大我統一起來,把實現家庭夢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有效發揮家庭的生活功能、教化功能和社會功能,這是家風建設的基礎所在。另一方面要開展好家教。領導干部要注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家教文化,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節約、鄰裡團結等觀念,倡導忠誠、責任、學習、奉獻、自律等理念,推動家庭成員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要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教的全過程,引導家庭成員永遠愛黨愛國愛家。
(二)在“家風—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有機統一中推進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家風和黨風、社會風氣之間有機統一的關系。一方面,領導干部家風影響黨風。一名共產黨員的家風,往往能反映其黨性修養。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因此,淳黨風、正作風必須把家風建設作為突破口,引導領導干部培育好家風、涵養好作風,帶動黨風向好、民風向善。另一方面,領導干部家風影響社會風氣。家風不僅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承,也在家庭與家庭之間形成互動、相互影響,並通過家庭之間的互動與傳播影響社會風氣。黨員領導干部的優良家風,不僅對引導自身老實做人、干淨做事、清正做官具有重要意義,對社會而言也是一種道德的力量,能起到重要示范帶動作用。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