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維濤 孟祥夫
2023年03月18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天可能要讓你們失望了,這次討論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保護的問題。”
2016年1月5日,重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開門見山。從這次座談會開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主旋律。
大江奔流,澤被兩岸。如何對待母親河?大開發還是大保護,謀當下還是謀長遠,選擇之間見立場、見黨性、見初心。
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的政績,“澤被后人”而不“竭澤而漁”,是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的選擇。
“澤被后人”而不“竭澤而漁”,必須彰顯歷史擔當——
“自然界的命運和人類息息相關。我們是在為歷史、為民族做這件事。”總書記的話語深情而有力。
沒有歷史擔當,就沒有非常之舉﹔沒有非常之舉,就很難扭轉困局。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動真碰硬、攻堅克難,一仗一仗打,一錘一錘敲。
“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為了讓母親河休養生息,實施十年禁漁,23.1萬名漁民退捕上岸﹔雷霆治污,整治非法碼頭,沿岸化工企業遷移或關停﹔劃出法律紅線,用霹靂手段保護一江清水……
新時代10年,我們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下大力氣治理水環境污染,“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多措並舉推動農村環境整治,“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十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