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5日15:29 來源:《求是》2024/16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
習近平
同志們: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一、關於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
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從實踐經驗和現實需要出發,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實踐充分証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靠的是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靠的也是改革開放。新時代新征程上,要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黨的二十大確立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等,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要把這些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把中國式現代化藍圖變為現實,根本在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同時,要清醒看到,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動態過程,必然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斷健全,新領域新實踐需要推進制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第三,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迫切需要。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尚未完全理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等等。歸結起來,這些問題都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反映,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
第四,這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有效應對這些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二、關於決定稿起草過程
2023年11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由我擔任組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同志擔任副組長,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承擔文件起草工作。12月8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啟動。在7個多月時間裡,文件起草組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專題論証,反復討論修改。
在決定稿起草過程中,我們重點把握以下幾點:一是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確定遵循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來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三是抓住重點,突出體制機制改革,突出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凸顯改革引領作用。四是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五是強化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這次全會文件起草,把發揚民主、集思廣益貫穿全過程。2023年11月27日,黨中央發出通知,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議題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眾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黨中央決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彰顯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是對新時代新征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再宣示,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就文件主題、框架、重要舉措等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建議,為決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參考。
2024年5月7日,決定稿下發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征求黨內老同志意見,專門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聽取相關企業和專家學者意見。從反饋情況看,大家一致認為,決定稿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著力抓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謀劃改革,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舉措務實可行,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充分體現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同時,各方面提出了1911條修改意見和建議。文件起草組認真研究這些意見和建議,能吸收盡量吸收,作出221處修改。
在起草工作過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進行審議、修改,形成了提請這次全會審議的決定稿。
三、關於決定稿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決定稿除引言和結束語外,有15個部分,分三大板塊。第一部分為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為第二板塊,是分論,主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部署改革。第十五部分為第三板塊,主要講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內容條目通篇排序,開列60條。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攝
決定稿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在內容擺布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主要任務是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決定稿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核心問題,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