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山東抗日根據地——

吹響齊魯大地上的抗戰號角

2025年05月15日08:23    來源:中國軍網

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是我軍各支部隊重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供給地,更是開展廣泛的敵后游擊戰爭所必不可少的戰略基地。山東地區地處太行山以東,是京津冀一帶重要的南方門戶,同時又和河南、安徽、江蘇等省相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1937年10月,侵華日軍入侵山東,並很快佔領大部分地區,對當地人民群眾造成極大危害,並對抗戰全局造成不利影響。為扭轉山東地區的抗戰形勢,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山東抗日根據地逐步建立,並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加強黨的建設,擴大抗日武裝

近代以來,山東地區屢遭列強和封建勢力壓迫,當地人民曾多次起義,積累了豐富的武裝斗爭經驗。面對侵華日軍的種種暴行,山東多地掀起廣泛的抗日游擊戰爭,頻繁地破壞日偽軍交通線,摧毀偽政權、偽組織,地區性的抗日武裝力量也在這過程中不斷壯大。然而,由於缺乏統一領導和必要協同,這些武裝力量對敵人造成的殺傷有限,也很難保証自身安全。

1938年4月,時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前往延安匯報工作,期間,就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建議,向山東地區派遣干部和主力部隊,統一領導本地區的抗日斗爭,增強山東抗戰的骨干力量。黎玉的建議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當年5月,即派遣陝甘寧邊區區委書記郭洪濤率領50余名干部趕赴山東,組建新的山東省委,后擴大為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在完善組織的過程中,邊區省委結合山東的實際情況,擬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