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夏津一家制衣公司“破冰”新市場——
本報記者 王??者
2025年05月18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裁剪師熟練操控設備,伴隨精准切割,一片片布料整齊落下﹔縫紉工手指如飛,細密針腳在布料間靈巧游走,一件件服裝迅速成形……夜幕降臨,記者來到山東夏津經濟開發區費特制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依然一派忙碌景象。
這批服裝通過質檢后,經折疊、包裝、挂牌,將發往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公司負責人田春麗說,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后,有美國客戶前來咨詢,“現在我們的產品出口10多個國家,訂單排到了9月份。手握訂單,心中不慌,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前些日子,面對美濫施關稅的情況,費特制衣比多年前從容許多。田春麗心中有兩份底氣。
第一份底氣源於新市場的“破冰”。
費特制衣是一家以嬰童服裝為主的針織類服裝生產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海外。“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公司最大的市場,我們和當地許多品牌都有合作,美國訂單一度佔到公司出口總額的95%以上。”田春麗說。
2018年中美經貿摩擦,美國客戶縮減中國的市場份額,一些品牌設在國內的辦事處相繼撤離。公司出口受影響,訂單量陡然下降。費特制衣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求變、著手突圍。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我們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其他市場,尋求多元、穩定的貿易渠道。”田春麗介紹,2019年起,公司開始頻繁參加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紡織品展會,推介產品,“有時候語言不通,我們就用翻譯軟件和客戶交流,靠產品質量和誠意拿下不少訂單。”
積極出海突圍,市場開拓見成效。2023年,公司一半以上產品銷往除美國以外的新市場﹔今年前兩個月,公司對美出口額34萬元,佔比下降到10%以內。
第二份底氣來自科技創新與降本增效。
好產品才能贏得新市場。近年來,公司聚焦科技攻關,創新加工工藝,用傳統純滌綸材料加工制成寶寶棉面料產品,有良好的抗菌、防臭、耐臟效果,受到各大市場歡迎,附加值也大幅提高。
田春麗介紹,公司還通過智能化改造建立起了敏捷制造、柔性生產的供應鏈,實現從訂單分解到工序排程的全流程管理,可實時監控設備狀態、產能負荷及工藝參數,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
山東是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大省,像費特制衣這樣的公司還有很多。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琳琛建議,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國際市場開拓,讓市場構成更加多元,壯大跨境電商新業態,構建國際營銷體系﹔另一方面,培育新質生產力,搶佔價值鏈高端。“政策支持上,強化風險防控,比如建設出口預警平台,提升企業應變與合規能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行業內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外部風險。”張琳琛說。
面向未來,田春麗心中有兩份期待。
“一是希望產品能更多進入國內市場。”前不久,夏津縣組織紡織企業組團到上海參與2025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田春麗結識了幾名國內客商,計劃后續開展合作。“二是想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完成公司在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市場‘破冰’。”田春麗說,“下半年,我准備多跑幾個國家,多簽幾筆訂單。”
【編輯點評】與其等待,不如改變——面對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越來越多外貿企業選擇朝著問題去、迎著困難上,沒有怨天尤人,決不坐以待斃。
新市場找機遇,馬不停蹄參加展銷會、博覽會,拿著翻譯軟件向外國客商推銷產品、謀求合作﹔提升自身實力,為研發創新買單,花大力氣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鏈數智化水平……經營企業不易,這樣的執著與韌勁令人欽佩。
“按照自己的節奏,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萬千企業的這份定力,定會讓未必平坦的前行之路,走得更加從容自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8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