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零四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2025年06月30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我們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進行的是偉大的事業。”
成立104年,執政75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創造了彪炳史冊的輝煌業績,書寫了氣壯山河的恢宏史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滄海橫流,砥柱巍然。
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一個擁有9900多萬名黨員、51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最大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強有力地領導著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東方大國,意氣風發、昂首闊步向前進。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5年初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南考察,走進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展台上,有以毫米計的精細件,也有應用於風力發電機的大塊頭﹔生產線上,智能機械臂正精細作業,各項參數實時顯示。
憶起“過去的洋火、洋皂、洋鐵等靠買進來”,進而談到“今天我們成為工業門類最齊全的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習近平總書記撫今追昔,感慨地說:“這條路走對了。”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條自力更生、開拓創新之路,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走出的康庄大道。
回望歷史的跨越、時代的變遷,一個結論無比清晰: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開辟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壯闊征程。
大者思遠,能者任鉅。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
胸懷大志向,以至高的理想、至堅的信仰引領民族復興的正確航向——
170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鮮明指出,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就是要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胸懷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
“我們照著1921年黨成立時所立下的志向一直做下來,一步一步地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堅定而有力。
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人高舉真理旗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之“的”,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和開拓中完成了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
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主義和信仰,前赴后繼、百折不回,以堅不可摧的強大精神力量,帶領人民救國、興國、強國,鋪就中華民族不斷向上登攀的階梯。
肩負大擔當,在危急關頭一次次勇挑重任、力轉乾坤——
六月的永定河波光瀲灩,映照出盧溝橋雄偉的身影。存留於橋面的古老石磚,銘刻著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
“起來!起來!”
80多年前,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山河喋血、家國破碎。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扶大廈之將傾、解萬民於倒懸,率先吹響挽救民族危亡的號角,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凝聚起全民族抗戰的磅礡偉力。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
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人視死如歸,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以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
時空坐標的交疊裡,變化的是戰場形態,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沖鋒姿態。
2025年1月7日,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力開展人員搜救,全力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黨中央一聲令下,廣大黨員星夜馳援,帶領人民群眾團結奮戰,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競速,鮮紅黨旗在抗震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越是艱險越向前。
抗震、抗洪、抗疫……當千千萬萬名黨員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千千萬萬個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以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率領人民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抵御了一個又一個風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富有大智慧,以卓越的戰略遠見和治理優勢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