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貓跳水”視頻一周獲三億播放量
解放日報記者 李 曄
2025年07月03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前不久,上海AI公司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和開源平台GitHub上,拋出全球首個開源大規模混合架構推理模型——MiniMax—M1(以下簡稱“M1”)。該模型在權威評測榜單中,位列全球開源模型第二,僅次於DeepSeek—R1—0528。
之后,這家公司又連續發布視頻生成模型Hailuo 02、通用智能體MiniMax Agent等。由Hailuo 02生成的“貓跳水”視頻,在海外社交平台發布后一周內,獲3億現象級播放量。
這家公司為何能做到?梳理其發展脈絡可發現,這家注冊於上海徐匯的大模型企業,有著“不跟隨”的特質——在2022年底ChatGPT爆火前就已投身AGI(通用人工智能),還是國內主動放棄大模型主流稠密架構和傳統注意力機制的創業公司。
實力
大模型競爭,正從單純的參數規模比拼,轉向效率、成本、落地綜合實力的較量。
M1的特點,就是高性能、低成本。它支持目前業內最高的上下文輸入,達100萬token(模型輸入輸出基本單位)。也就是說,理解和處理一本英文版《三體》綽綽有余。這一能力,可媲美谷歌最新閉源模型Gemini2.5Pro。而成本上,與動輒千萬美元投入相比,M1強化學習階段僅花費53.5萬美元。
而Hailuo 02則直接“叫板”谷歌第三代視頻生成模型Veo3。
過往AI視頻裡,體操、雜技等復雜動作常會出現肢體錯亂、五官扭曲等狀況。讓谷歌Veo3和Hailuo 02各生成一段“貓跳水”視頻,前者的視頻中,貓咪動作含糊,直扑入水﹔后者則在空中完整翻騰三周半后入水,動作全程符合邏輯。
基於Hailuo 02的重大突破,“動物奧運會”這一AI視頻新品類被開創出來。
打磨
為“錘煉”Hailuo 02,MiniMax請來一支導演、編劇、美術復合班底,與技術團隊一同打磨。
MiniMax AI藝術總監鄭曉東天天跟算法工程師開會,如聽“天書”。但他仍理直氣壯“代表用戶”提要求:一要有電影質感,二要挑戰高動態、超復雜、大幅度動作,三是AI生成的片段切入電影或短劇比例要達到5%。
他認為,高質量的數據、創新的算法、精細的訓練環節等,是Hailuo 02成功的重要原因。
記者採訪時,該公司多名員工都提及“做好模型本身”。MiniMax創始人兼CEO閆俊杰亦反復表示:好模型的本質是技術驅動,而模型是產品出現的驅動力。
這條邏輯最終通向產品的落地能力——MiniMax視頻生成應用Hailuo AI。迄今,Hailuo AI已幫助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創作者生成超過3.7億個視頻。
逆行
M1發布當天,閆俊杰在其社交賬號寫下:第一次感覺到大山不是不能翻越。
去年以來,迫於內部成本與外部競爭,全球大模型公司持續減少。MiniMax是為數不多仍在堅持基座模型研發的創業公司。
從某種意義上說,MiniMax此次挑戰成功,是用逆行換來的。
2023年下半年,國內同行多堅信大模型稠密架構,MiniMax卻另辟蹊徑,研究“稀疏激活”的MoE架構,以節省計算開銷。
不過,大模型發展是一場長跑,決賽遠未到來。MiniMax的目標就一個——留在賽道上。
另據記者了解,MiniMax與書生·浦語、商湯、階躍星辰等四大基座模型,共同構成大模型“上海隊”,目前已進入豐產階段。比如,今年4月,商湯全新升級“日日新SenseNova V6”﹔成立2年多的階躍星辰,不斷推出新產品,已累計發布22款自研基座模型。上海還在去年底印發《關於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設3至5個大模型創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協同的賦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訓練場。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3日 10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