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一位抗戰老兵的1945

——讀97歲老兵程永芳的抗戰日記

盧緒成 周勇兵 劉思辰

2025年08月23日09:37    222

家住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的97歲抗戰老兵程永芳,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他的日記,從1942年4月1日記起,83年來沒有間斷。

筆者拜訪程永芳那天,他早早地讓家人把幾十個樣式不一、顏色各異的日記本擺在茶幾上。這些日記本有不少是手工裝訂的,陳舊的封面上寫著“日記”二字,下面寫著年月。

與其他人不同,程永芳把自己的日記稱作“政治日記”。“我當年在晉冀魯豫邊區上中學時開始記日記。內容很簡單,記下當天做了什麼事,自己的思想變化,反省總結自己,所以叫‘政治日記’。”程永芳說。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程永芳入伍、入黨的80周年。當筆者翻開程永芳1945年的日記,細細閱讀上面的每一個字,一名年輕八路軍戰士的形象,躍然紙上。

那些褪了色的文字背后,跳動著一顆火熱的赤子之心。

時間:1945年2月24日

背景:從太行聯中畢業前

日記內容:“早晨小組總結,他們又討論畢業了要做什麼工作,我想還是當一個戰士,到前線和敵搏斗,為祖國殺些敵人,犧牲也光榮。”

程永芳是河北邯鄲磁縣人。抗戰時期,這裡地處晉冀魯豫邊區。高小畢業后,程永芳進入距離磁縣不遠的太行二中學習。

“太行二中以培養抗日革命干部為目標,我們在學校如飢似渴學習政治、軍事、文化知識。政治教育是學校工作的重點,邊區政府不少高級干部都給我們講過課。”程永芳回憶。

“我的班主任姓周,是一名共產黨員。他要求我們不僅要記學習筆記,還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通過日記總結得失,思考未來。”程永芳說,正是受周老師的影響,他開始寫日記。

翻看程永芳這一時期的日記,字裡行間透著一個少年對自身的認真反思。在一篇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早飯后楊老師讀上級同志的報告。黑夜聯系反省自己之勞動、群眾觀念,用現在之眼光反省從前的事,在從前有的以為沒什麼錯的,看起來是有毛病的。”

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晉冀魯豫邊區實行精兵簡政。太行二中與其他幾所學校合並為太行聯合中學,在這裡,程永芳繼續學習生活。

1945年2月,程永芳和同學們面臨畢業分配。當時,太行聯中的畢業生,通常分配至各地抗日民主政府或部隊工作。2月24日,同學們就畢業去向展開討論,討論結束后,程永芳在日記中寫下心聲。

“當時,首先肯定是服從組織分配,在哪都是干革命工作,但自己心底裡,最想去的還是部隊,因為那樣就能直接和敵人戰斗。”回憶自己寫日記時的心境,程永芳說。

程永芳參軍的願望並沒有馬上實現。畢業后,他被分配至邊區政府,先做了一段時間臨時工作。

時間:1945年5月1日

背景:在太行軍區入伍當日

日記內容:“午前去隊務科,問我願做測繪否,我答願。是否有怕死思想?答沒有……上級決定讓我做情報聯絡工作。”

1945年5月1日,是程永芳終生難忘的日子。在邊區政府工作幾個月后,他被分配至太行軍區五分區司令部,光榮入伍。翻開當天的日記,程永芳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

“那時候想入伍,首先就是問你怕不怕死。這個問題我幾個月前就完全考慮清楚了,所以馬上就回答了。”當得知組織分配他到情報部門當參謀時,程永芳滿懷熱情接受了安排,“我知道軍隊耳目的重要性,因此毫不猶豫去干。”

作為情報參謀,程永芳的工作內容,包括整理文件、記錄情報、標繪地圖、電話報告等。程永芳告訴筆者,由於工作性質特殊,情報部門的人通常不穿軍裝。平時,其他參謀喬裝成老百姓,到敵佔區搜集情報。大家將搜集到的信息報給程永芳,他整理好后,通過電話向上級匯報。

“因為任務分工的原因,我很少有機會到一線沖鋒。這雖然和我期望的不太一樣,但組織讓干什麼就干什麼,沒有條件可講。”程永芳說。

“早上學習敵軍隊符號。午前登記圖件。開學習組會議,定制度。訂了三個本子。午后,抄寫敵軍材料三張……永芳,你是否經得起嚴重考驗呢?千萬不要一時遇著困難而屈服,當逃兵,要對革命無限忠心!”

在程永芳的日記本中,筆者看到這樣一篇日記。程永芳說,那時他每天像復盤一場戰斗一樣反思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情況,也經常在日記中這樣叩問自己。

憑借革命熱情和不懈努力,程永芳很快成長起來。

時間:1945年7月28日

背景:抗戰勝利前夕

日記內容:“午前得知國民黨打陝甘寧,氣壞人。可惜自己還不是黨員,加強工作提高自己,多給革命盡一點力以支援我軍。”

1945年7月,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發動進攻,妄圖破壞抗日局面,挑起內戰。聽聞消息,程永芳憤然寫下這篇日記。

當時,正是抗戰決勝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全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程永芳1945年6月的日記中,就有4次關於學習“聯合政府”相關內容的記錄。

“可惜自己還不是黨員”——程永芳日記中的這句話,表達著他對黨組織的深切向往。“我那時做夢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黨員,為黨奉獻自己的全部,為抗戰勝利多做一點事。”程永芳說。

“當時,我的股長李璜已經入黨,從他那裡,我看到不少黨員讀物,包括陳雲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那些讀物,我借過來看了許多遍,當時就在想,什麼時候具備一個好黨員的條件了,我就申請入黨。”程永芳回憶。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程永芳和戰友們終於迎來抗戰勝利。得知這個消息后,在情報站值守的程永芳激動不已。“我興奮得睡不著覺,還大喊大叫,被副主任批評了。他說日本雖然投降了,但我們決不能鬆懈。那天晚上,他安排我守在電話機旁值班,整晚沒睡覺。”當晚,程永芳在日記中進行了深刻反思:“今后一定要保持清醒、戒驕戒躁……”

“情況正如副主任說的那樣……”程永芳回憶,日本無條件投降后,仍有不少敵人負隅頑抗。1945年10月1日,程永芳隨部隊參加收復磁縣縣城的戰斗。

“那是我參加八路軍后第一次與敵人面對面戰斗。子彈就從我耳邊飛過去,我不覺得害怕,隻想盡快消滅敵人,收復縣城。”程永芳笑著說,那場戰斗完成了他上陣殺敵的“夙願”。

1945年12月,憑借在工作和戰斗中的出色表現,程永芳光榮入黨。在日記中,他用比平時大兩倍的粗體字,記錄下這庄嚴的時刻:“黨籍問題,於1945年12月25日正式由政治部批准,候補期3個月。”

“我這一生就一句話,聽黨話,跟黨走,干革命。能把這些一筆一筆地記錄下來,我感到很幸運,也很幸福。”程永芳說。(來源:解放軍報)

(責編:李楓、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